设备设施默默支撑着整个场馆的正常运行,它们加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自2001年开业以来,我们的设备也在逐步迭代更新,这套平台的搭建★,让原有一些手动的备案和登记工作自动化、在线化★,这大大节省了我们的工作量★,让我们的精力更聚焦,业务更精准高效。★”设施运维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坐落于浦东★,展馆拥有17个单层无柱式展厅,室内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是实打实的超大型展馆。
通过3D建模重塑★,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构建了1V1的数字孪生★,把展厅★、会议中心★、园区道路★,以及各类设备设施,都“搬”到了三维空间★,建立起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映射,实现整个博览中心的“一屏总览★”。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设施运维平台的建成与投入使用★,正在以更高效的运维响应速度,为新一年的会展举办助跑添力。
“绕着外围走一圈都得一两个小时,我们运维人员还要逐一查看场馆各处的设备状况,光靠双腿走★、双眼看、双手抄,没法及时发现问题,工作强度也很大。”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设施运维部相关负责人提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我们以一种更直观★、更高效的方式,来辅助场馆运维管理。”
未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也将携手海康威视持续拓展数字化应用★,在设备设施运维★、智慧会议室、场馆综合运营等业务场景发力,打造更加高效、绿色、智能的会展场馆★,护航每一场不可错过的行业盛会,也为会展行业场馆数字化提供实践典范。
如今博览中心又有了场馆运维数字化新工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联合海康威视,全新搭建物联数据底座★,着力打造场馆数字孪生,建成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设施运维平台并投入使用★,以更高效的运维响应速度★,实现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平台通过物联网关接入智能电(水)表,获取读数并周期性自动生成能耗报表,实时监测展会用电、用水情况,分析不同区域的能耗数据,统计场馆的用能变化趋势。当出现用能异常,平台将及时预警,通知运维人员检查处理。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报表支持回溯,提供历史数据查询。
杜绝安全事故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发现隐患★,将其消灭于萌芽当中。博览中心借助海康威视场景数字化产品★,让响应处理智慧加速。
自动且准确的用能数额统计,是管理能耗的基础★,也为费用结算提供了精确依据★。以每场展会开始/结束,各自抄表一次来算,一年130多场展会★,就需要抄表260余次★,而场馆总计有近500个电(水)表★,如果用传统人工抄表的方式,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体力活。设施运维部相关负责人说★:“场馆实现自动抄表以来,效率提升了★,数据更精准了。★”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各大会展活动也在逐一拉开帷幕★,带来新的趋势洞察和发展活力。每年举办130余场知名展览会★,吸引700余万名海内外客商★,一直以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秉承★“专业智慧★,领先服务”的理念★,为各行各业搭建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直注重绿色办展★,其中在设备设施方面,除了升级LED灯、空调系统等一系列举措★,还通过“自动化抄表”的方式来更好管理能耗★。
“该功能上线以后★,解决了日常巡检费时费力、容易遗漏或发现不及时等难题★。”设施运维部相关负责人说。
以展览供电来说,每个展厅都分别布设了机房,机房内部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关系着展台的声光展示和互动体验。海康威视热成像相机★,负责对这些场景的实时温度进行监测★。当区域温度超过阈值时,进行报警并联动可视化画面,帮助安保人员及时确认现场情况并携带相应装备★,加快响应速度,防患于未然。
此外,通过平台的线上巡检功能★,在预设的路线上以三维漫游的方式,对场馆内的机房、消防通道★、电梯间等重点场所进行线上巡检,可自由调取巡检路线沿途的相机画面,实时线上了解现场真实情况,让巡检更高效★、更省力。
让能耗★“算得清、查得快”,也能更好满足主办方“节能环保、绿色零碳”的办展需求,助力打造绿色会展。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知道哪些设备掉线了,哪些设备长期运行不稳定,需要特别维护或者更换,在平台就可以直接派发报修工单。”
这就相当于一个★“数字驾驶舱★”★,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视角★,查看设备状态★、能耗数据、消防态势等,借助平台隐患识别及智能预警功能,实时联动运维人员快速响应并处置问题,让运维难点迎刃而解。
平台通过资源空间映射,建立统一的设备设施台账,新增设备也能一键接入,进行系统分类与管理★。设备在场馆的分布也一目了然★,平台以不同颜色展示设备在离线状态,并对各类设备的在离线率进行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