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机舱容积和载运量都比较小,如波音747飞机的载运量仅为76吨,但其速度快,一天可往返多次★。能耗大,主要是飞机要负载荷上升数千米,在近万米的高空中高速飞行★,坡度损失和空气阻力损失很大★。运输成本高,主要是运量规模小和能耗大的原因,故其运价比其他运输方式都高。低价值货物不宜采用航空运输。飞机飞行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条件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受气候影响最大。如强降雨★、台风、雷电★、浓雾、下雪等都不适合飞机飞行。2.航空运输的特点五★、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的对象是液体或者气体,包括石油、煤浆、淡水等液体,天然气、石油气、化学气体等气体。管道运输采取全程封闭式运输,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运输★,但只能进行单向运输。管道运输的投资额极大★,只能在完全建成后使用,但其运输成本极小,因而特别需要规模化的运输★,以分摊固定投入。管道可以掩埋在地下,不占用地面土地,运输过程基本不受环境影响★,但是管道运输只能是专用性的运输★,具有高度的自建、自用的特点★。管道运输已成为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的唯一方法★。1★.管道运输的地位五、管道运输
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海港和运输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转运中心。我国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首次提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从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成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开始★,目前已经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1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63个。本章练习1★.简述构成运输的四要素2.简述交通与运输的关系3.简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4.简述交通运输业的特点5.简述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6.在★“交通强国★”背景下,交通运输业该如何发展?谢谢观赏交通运输概论公路运输系统第二章CONTENTS目录1公路运输概述2公路运输基础设施3高速公路4公路运输运载工具5公路运输组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公路运输的特点掌握公路等级的划分及线形组成掌握高速公路的沿线设施了解我国公路运政管理掌握高速公路的概念及特点了解汽车的分类及构造能力目标学习目标会计算公路平纵线形相关参数;会进行公路客货运输组织。素质目标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及设施的学习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想一想请谈一谈ETC在高速公路快速高效通行缓解收费站交通拥堵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公路运输概述OverviewofhighwaytransportationONE1一、公路运输的概念公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对外道路运输★。公路运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狭义21公路运输是指货物和旅客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人力车★、畜力车、拖拉机、汽车等)沿着公路(一般土路★、有路面铺装的道路★、高速公路)的某个方向做有目的的移动的过程。公路运输是指汽车运输★,目前世界上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在公路上已经实现了由汽车取代人力车、畜力车和拖拉机等慢速运输工具。因此,公路运输或者说作为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之一的公路运输,就是指汽车运输★。二、公路运输的特点0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0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0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04原始投资少★,快05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06运行持续性较差07安全性较低★,环境污染较大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具有以下特点:三★、公路运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运输比水运和铁路运输起步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问世后,在实践中显示出突出的优越性,即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直达,因此为人们所广泛采用,它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水运和铁路运输。纵观公路运输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1★.公路运输的产生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发展初期发展中期发展的新时期三、公路运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晚。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能源★、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使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我国所有县城都已通了公路★,98.9%的乡镇和88★.6%的行政村也通了公路★,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一个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1★.公路运输的产生三、公路运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1)加强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广泛研究和应用道路建设新技术,如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及改性沥青材料的应用技术,使公路建设水平更加适应未来车辆及运输对道路的要求。2.公路运输发展趋势三、公路运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2)大力开展汽车安全技术★、节能和多种燃料技术、环保技术、舒适性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车辆的使用性能,减少汽车带来的“公害”。在安全技术上,广泛采用安全气囊和侧向防护装置,防抱死制动系统将成为标准装备★;在节能与环保技术上,使用各种代用燃料(如太阳能、电动、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以及甲醇燃料);在舒适技术上,设置吸音材料减少车内噪声;在电子技术上,许多机械系统特别是精密复杂的控制系统将被电子技术取代,如怠速控制、车速控制★、空燃比控制★、自动启停及防盗系统等★。2.公路运输发展趋势三、公路运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3)从运营管理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公路网的完善★,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公路运输将按规模化要求建立集约化经营的运输企业★,行政区域的界限将趋于淡化;广泛开展公路快速客货运业务★;大力开展集中运输、集装箱运输、专业化运输等,公路货运业将纳入物流服务业发展的系统中,更强调公路内部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专业化合作★;运输企业内部将广泛建立和运用运输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车轮运行动态监控系统以及车辆运行自动记录仪(汽车★“黑匣子”)。2★.公路运输发展趋势三、公路运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4)发展公路智能运输系统。此系统可以将汽车、驾驶员、道路及相关部门联结起来,使汽车与道路的运行功能智能化★,由此将带来如下的发展★:2★.公路运输发展趋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3地理信息系统(GIS)方兴未艾2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泛被应用1道路检测技术有所突破4四、我国公路运政管理当前我国的公路运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在交通部1987年发布的《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工作条例》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参照各省、自治区的有关《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按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盟、州)、县(市★、旗、区)★、乡(镇)五级管理层次设置的组织机构★。1.公路运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四、我国公路运政管理各级运政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如下所述★:(1)交通部设立公路司,负责对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的指导★、监督工作★;(2)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下设道路运输管理局或厅(局)内设道路运输管理处,负责本省(区、市)行政辖区内道路运政管理的指导★、监督工作;1.公路运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四、我国公路运政管理(3)市(地、盟、州)交通局下设道路运输管理处,负责本市(地★、盟、州)行政辖区内的道路运政管理工作;(4)县(市、旗★、区)交通局下设道路运输管理所,负责本县(市、旗★、区)行政辖区内的道路运政管理工作;(5)乡(镇)设立道路运输管理站,属于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的派出机构,负责本乡(镇)规定辖区内的道路运政管理工作及县交通局委托的工作。1.公路运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四、我国公路运政管理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由于其职责及任务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1)交通部公路司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处),分别是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政管理的决策机构★。(2)各市(地、盟、州)道路运输管理处有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双重职责★,起承上启下作用,属中间层次机构★。(3)各县(市、旗、区)道路运输管理所和乡(镇)道路运输管理站★,属执行层次机构,也是道路运政最基层的行政执法机关★。2★.各级运政管理机构的任务及作用四、我国公路运政管理我国现行的公路运政管理体系如图2.1-1所示。3.我国公路运政管理机构体系图2★.1-1公路运政管理机构体系五、我国现行公路网1★.我国公路等级划分我国的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省道乡道专用公路国道县道村道其中,国道包括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省道包括省级高速公路和普通省道★。五、我国现行公路网1.我国公路等级划分我国的公路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01一级公路02三级公路04二级公路03四级公路05其中,高速公路以外的其他公路称为普通公路五、我国现行公路网2.我国公路命名规则1)普通公路路线普通公路路线的命名★,应按照首都或省会放射线、北南纵线和东西横线的起讫点方向顺序排名,采用起讫点所在地的主要行政区划名称命名。放射线以首都或省会城市为起点,放射线止点为终点北南纵线以路线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东西横线以路线东端为起点,西端为终点五、我国现行公路网2★.我国公路命名规则普通公路路线的全称★,由路线起讫点的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称为“××——××公路★”。其中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宜采用县级及以上的地名作为起讫点地名★。普通公路路线的简称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组合表示,也可采用起讫点城市或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定地名简称表示,称为“××线★”★。县道及以下的公路也可简称为“××路”。如“北京——香港公路”简称为“京港线”。普通公路为城市绕城环线或地区环线时★,全称为“××市(地区)环线公路”,简称为★“××环线)普通公路路线命名规则五★、我国现行公路网2★.我国公路命名规则普通公路路线名称应采用规范化的汉字地名表示。其中县级及以上的地名按国家标准GB/T2260的规定执行,县级以下的地名按国家标准GB/T10114的规定执行。未列入标准而实际存在或新变更的地区(地级市)、县(县级市)、乡(乡镇)以及行政村(建制村)名称,也可采用国家或省级地名主管部门颁布的地名。1)普通公路路线命名规则五、我国现行公路网2.我国公路命名规则2)高速公路路线命名规则高速公路路线的命名★,应按照首都或省会放射线、北南纵线和东西横线的起讫点方向顺序排名,采用起讫点所在地的主要行政区划名称命名。010302北南纵线以路线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放射线以首都或省会城市为起点★,放射线止点为终点东西横线以路线东端为起点,西端为终点五、我国现行公路网2★.我国公路命名规则2)高速公路路线命名规则高速公路路线的简称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组合表示,也可采用起讫点城市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定地名简称表示,称为“××高速”★。高速公路为地区环线时★,以路线所在的地区名称命名★,全称为“××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环线高速”。高速公路为城市绕城环线时★,以路线所在的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为★“××绕城高速”★。五★、我国现行公路网3.我国公路编号规则我们将由以下五个方面来讲解★:0102030405标识符编号结构普通公路路线编号规则高速公路路线标号规则公路编号区间五★、我国现行公路网3.我国公路编号规则1)标识符公路路线编号的首位代表公路的行政等级,采用一位字母标识符表示。公路行政等级的字母标识符见表2★.1-1。公路行政等级字母标识符国道G省道S县道X乡道Y村道C专用道路Z表2.1-1公路行政等级字母标识符五★、我国现行公路网3.我国公路编号规则2)编号结构编号结构分为以下三种结
4★.运输产品的同一性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但生产的是同一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然而工农业生产部门的工艺不同,其产品有很大差异,这是运输生产的又一特征★。四★、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5.运输的网络性人和物的运输过程往往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旅客旅行的起讫点★、货物的始发地和终到地遍及各地,因此,必须有一个干支相连★、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与之相适应。同时,运输业的生产场所分布在有运输联系且广阔的空间里,而不像工农业生产那样可以在比较有限的地区范围内完成。由此可见★,如何保证运输生产的连续性★,以及根据运输需要★,按方向、分工形成综合运输能力就具有重要意义。四★、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ThetechnicalandeconomiccharacteristicsofvariousmodesoftransportationTWO2一★、水路运输水路运输的地位水路运输是以船舶运输为核心的运输★,它是由海上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港口装卸作业和仓储构成的水运运输体系。水路运输的特点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等★,这种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业之“祖先”★,至今仍在现代运输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水路运输1.水路运输的地位我国东★、南、东北面分别濒临四大海域和两大海峡★,陆地上三横一纵的长江、珠江、黑龙江★、京杭大运河水系,为水路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水路运输在我国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路运输主要以大宗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为主★,如煤炭、粮食、石油、钢材、海盐★、矿石等大宗货物。近年来沿海集装箱运输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成为我国华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商品流通的重要方式。集装箱作业采取完全的机械化,大大提高了装卸作业效率,加快了周转速度、一、水路运输1.水路运输的地位
土地是各种资源中最珍贵的资源★,地球上陆地(包括高山)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9★.2%★。对国土而言★,在国与国之间是寸土必争的,这也反映了土地的珍贵性。珍贵来自不可替代★,因此在交通建设中节约土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国家发达水平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运输网的规模越大,经济上就越发达,技术上就越先进。三★、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属于第三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包括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统称为产业部门。213为社会提供初级产品★,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食品需要的农业第一产业为社会提供加工产品和建筑物,满足人类更进一步生活需要的工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为人类提供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需要的其他行业和部门第二产业三★、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1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5)运量小,能耗大,运输成本高汽车的运量小,目前单车的最大载重量仅为200余吨。汽车运输中的能耗占到运输成本的30%~40%★,高速公路上单位运量的能耗比铁路高2~3倍,可见公路运输的能耗高★。公路运输运量小,难以实现规模效应,而能耗又在其总成本中占很大的权重,故公路运输的成本高★。2.公路运输的特点三、公路运输
2004年后,铁路旅客发送量呈高速增长,由2004年的111800万人次,增加为2012年的189000万人次,增加了69.1%★。旅客周转量由2004年的5712★.2亿人千米增加为2012年的9812★.3亿人千米,增长了71.78%。铁路货物运输稳步增长,货运量由1978年的110100万吨,增至2012年的390000万吨★。货物周转量由1978年的5345.17亿吨千米★,增加到2012年的29187★.1亿吨千米尊龙网站★。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领跑世界★。2003年,秦沈客专的建成及运营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条线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拉开了中国高铁建设大幕;2008年10月★,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由此中国高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08—2012年中国高铁历年开通统计表如表1★.3-1所示。(表1.3-1见本书P18-19页)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重要成就(见表1.3-2)★。路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千米;铁路复线里程和电气化里程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复线万千米★;高速铁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截至2020年,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3★.7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表1.3-2见本书P20页)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客运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客运提质计划和复兴号品牌战略★,使得铁路旅客运量快速增长(见表1★.3-3)★。到2019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达到36.6亿人,比2012年增长了17.7亿人;旅客周转量达到14706.64亿人千米,比2012年增加了4894.31亿人千米;旅客平均运距从2012年的518.25千米缩短为2019年的401.82千米。铁路货运围绕国家“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的决策部署,大大提高货运增量能力。2013—2016年★,货运量由39.7亿吨变为33★.3亿吨,呈下降态势★。(表1.3-3见本书P20页)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16年以后,铁路货运量则扭转为上升态势,直到2018年,货运量达到40★.3亿吨,实现了恢复性大增长,到2019年底★,货运量达到43.9亿吨。货物周转量则在2012—2015年呈下降态势,由2012年的29187.09亿吨千米下降到2015年的23754★.31亿吨千米★。在2015—2019年呈上升态势★。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到2019年年底达到30181★.95亿吨千米;货物平均运距自2012年的747.55千米下降到2019年的687.67千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铁路客货运输造成巨大冲击,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2★.03亿人★,比上一年减少14★.57亿人★,下降39.8%★;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8266★.19亿人千米,比上一年减少6440★.45亿人千米,下降43★.8%。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公元前2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列车一般速度可达100千米/小时。现在我国已大量使用速度达到350千米/小时的高速火车,还有速度达540千米/小时的磁悬浮列车★。列车车速之所以能够高于汽车的车速,原因是列车在铁路上是封闭运行的★,设计者可以按指定行车车速去设计车和路★,并使之高度匹配。2.铁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概论绪论第一章1交通运输概述CONTENTS目录2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3我国交通运输的概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的含义理解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概况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运输的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掌握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基本统计数据能力目标学习目标能根据实际需要,检索交通运输相关文献资料★;能对文献数据进行正确分析与应用。素质目标在分析与应用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学习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大国自信。想一想请谈一谈你对我国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认识交通运输概述OverviewoftransportationONE1一、交通运输的含义交通运输是指通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有目的地将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实现空间场所变动的活动。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解读★:01交通03交通与运输的关系02运输04交通运输的含义一、交通运输的含义1.交通当今,对于★“交通”一词的概念,传统上认为交通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运输邮电21一、交通运输的含义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对交通的解释则为★:“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运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邮电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的任务是传递信件和包裹★,电信的任务是传送语言、符号和图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专业化物质传输系统的形成,使得人们已不再把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的信息传输列入交通的范围。1.交通一、交通运输的含义从专业角度出发★,交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物资的位移和人员的流动都要借助于运载工具来实现★,因此★“交通”的含义特指★“交通工具在交通网络上的流动★”。根据交通网络范围的不同,交通可分为全国交通、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应该指出,“交通★”一词在很多场合专用于城市范围★,即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网络上的流动。1.交通一、交通运输的含义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以下六点作用★:三★、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另外,交通运输也是各国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物资交换、经济发展和人们之间的友好往来,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保证★。总之尊龙网站,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人们的生活、政治和国防建设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和合作都有重要作用★。四、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公路建设问题,国务院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极大地提高了行业和地方政府建设公路的积极性,很快形成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同时前瞻性和系统性地进行交通基础设施战略、规划研究★,划定国家干线公路网★,确定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方向。截至1991年,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121★.41亿元,是1978年的21倍★;公路总规模达到104.11万千米,比1978年增加了15万千米。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1992—2002年,交通部开始全面实施“三主一支持”交通长远发展规划★,并确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首先建设“两纵两横和三个主要路段”的方针,开启了我国公路大规模建设热潮。截至2002年,全国公路总里程(不含农村公路)达到176万千米,比1991年增加72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为0.6万千米;公路客运量达1475257.00万人,旅客周转量达7805.80亿人千米,货运量达1116324万吨★,货物周转量达6782.50亿吨千米。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十二五”初期,在基本解决公路建设资金和建设模式逐步成熟的状况下,公路建设投资大幅增加。重点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基本建成了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中部地区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干线公路网,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贯通★;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423★.8万千米,比2002年增加247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1.3万千米★,比2002年增加10★.7万千米;公路客运量达3557010★.00万人★,旅客周转量达18467.55亿人千米,货运量达3188475万吨,货物周转量达59534.86亿吨千米★。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对公路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公路运输取得了重要成就(见图1★.3-2)。截至2020年年底★,公路总里程达519.81万千米,公路密度为54.15千米/百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公路里程技术等级构成如图1.3-3所示。
(3)运行的连续性高铁路运输方式基本上不受气候、季节的影响★,除受特大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外,可全天候运行。
连续性强★,货物运输完整,损耗小,有保障运输成本低,运输安全,污染小管理简单★,使用方便运输货物种类有限货物运送简便不占用地表土地2★.管道运输的特点124653六、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指由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之间实行两程及两程以上的相互衔接★、转运★,从而联合实现货物或旅客的全程运输★。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工具★、多道运输环节★、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组织方式★,通常可以理解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搬运等各运输环节联结起来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组织运输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达期限★,以获得最佳的运输经济效益。六、多式联运
(二)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按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运输生产过程和产品属性★,与其他产业部门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103050204运输的延续性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运输产品的不可储存性运输产品的同一性运输的网络性四★、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1★.运输的延续性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以满足把产品从生产地运往下一个生产地或消费地的运输需要。因此★,就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来说,运输生产是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
(一)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本身的位置变化即位移★,离开这种位置变化,一切生产活动将无法进行。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能缺少的需求,它使人和物的所在位置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运输工具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人类从利用体力★、兽力进行搬运开始,逐步发展到利用各种简单的以至复杂的水上、陆上和空中的交通运输工具★。各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
(一)交通运输业的性质工业和农业是人类社会两个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在农业生产中(无论个体的或集体的)★,种子、肥料和收获物的运送工作,要由田间运输来完成。就工业生产来说★,在一个企业内部,它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的搬移或传送★,有时还包含劳动者本身的移动★,是由企业内部的运输工具如传送带、起重机、汽车及厂内铁路机车与车辆来完成的,通常叫作厂内运输★。这种发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间或生产范围以内的运输活动,是作为每一个企业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而存在的★,离开它企业就不能进行生产。四、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我国近现代公路交通运输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百废待兴,由于战争的破坏,已建成的公路基本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全国大陆公路仅有8★.07万千米★。经过两年的恢复建设,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千米发展至12★.7万千米。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到1978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02万千米★。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运输”一词在日常生活、专业领域和科学研究中都用得十分广泛。“运”具有搬运★、移动的含义,★“输”具有输送的含义。一般人们认为运输是将物品或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以及完成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可以说,运输是指借助交通网络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在近代中国早期,对铁路运输的重视程度最高★、对铁路计划的研究最为详尽的伟人非孙中山先生莫属。早在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考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认识到了铁路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故凡有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世界列强之所以经济富强,在于交通便利,交通之便利★,在于铁路之通达★,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1919年8月★,《实业计划》一文六大计划中的三大计划都关系到铁路★。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图1.3-4请见本书P25页)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20年年末★,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2.68万艘★,净载重量为27060.16万吨★,载客量为85★.99万客位★,集装箱箱位为293★.03万标准箱。2016—2020年全国水上运输船舶拥有量如图1.3-7所示。图1.3-72016—2020年全国水上运输船舶拥有量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运输服务成效突出,2020年完成客运量1★.50亿人★,旅客周转量32.99亿人千米,货运量76.16亿吨,货物周转量105834.44亿吨千米(其中★,内河货运量38.15亿吨、货物周转量15937★.54亿吨千米★,海洋货运量38.01亿吨、货物周转量89896.90亿吨千米);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4418★.8万人(其中★,内河港口74.6万人★,沿海港口4344.2万人),货物吞吐量145.50亿吨(其中,内河港口50★.70亿吨,沿海港口94.80亿吨),集装箱铁水联运量687万国际标准箱。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20年末,全球吞吐量前10的港口中,我国包揽7席(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分别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新加坡港、苏州港、天津港★、广州港、唐山港★、青岛港★、德黑兰港、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分别是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釜山港、广州港、青岛港、迪拜港★、天津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连续多年分别位居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我国的航空交通运输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30余年里发展缓慢。在1929—1949年的20年时间里,航空交通运输的总周转量只有2亿吨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航空交通运输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1950年★,中国民航初步创立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千米。到1976年底,民航开通国内航线.航空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230万人,世界综合排名第37位,旅客运输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仅为1.6%。到2017年年底,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5.5亿人★、货邮运输量为705.9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239倍和110倍,旅客运输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上升到29%。4.航空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年底我国境内有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241个(如表1★.3-5所示),颁证运输机场按飞行区指标分类★:4F级机场13个,4E级机场38个★,4D级机场38个★,4C级机场147个,3C级机场4个,3C级以下机场1个★。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3903架(如表1★.3-6所示)★。(表1★.3-6,表1★.3-6请见本书P27页)4.航空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共有定期航班航线条,其中,港澳台航线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98★.51亿吨千米★,国内航线亿吨千米(其中港澳台航线亿吨千米)★,国际航线亿吨千米★;全行业完成旅客周转量6311.28亿人千米,国内航线亿人千米(其中港澳台航线亿人千米),国际航线★.航空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1)机动★、灵活★、方便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519.81万千米、公路密度达54.15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公路分布面广★,公路网密度值比铁路网、水运网密度值高十几倍,全国90%以上的乡★、村都通汽车★。厂内、厂外、田间、仓库★、码头等地均可进行公路运输,而且可以取货★、接客上门,送货★、送客到家,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避免了中转换装环节★,减少了货损★、货差。公路运输还可以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集散服务★。路运输时间可根据用户要求随时调度,并可满足各式客、货装载要求,适应性强。正是这种机动、灵活、方便的特点,使公路运输越来越受现代人的喜爱。三、公路运输
(图1.3-2、图1.3-3见本书P22页)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达494.45万千米,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达70★.24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达16.10万千米,高速公路车道里程达72.31万千米,国家高速公路里程达11.30万千米★。2020年年末★,国道里程达37★.07万千米,省道里程达38★.27万千米★,农村公路里程达438★.23万千米(其中县道里程达66★.14万千米★、乡道里程达123★.85万千米★、村道里程达248.24万千米)。
运输的目的是实现旅客和货物在空间的移动,运输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客观上就为工农业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运力,有利于开发资源、加速货物运送和社会生产的流通过程★,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机动性强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速度快舒适运量小、能耗大、运输成本高、易受气象条件影响2.航空运输的特点2.航空运输的特点四、航空运输(1)速度快速度快是航空运输最大的优势。先进的航空运输机速度约为900~1400千米/小时★,航程可达10000千米,比火车快5~10倍★,比轮船快20~30倍。航空运输所创造的时间价值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2)机动性强航空运输的机动性源于其运输过程中只需在起止点有合适的机场,可以起降,就可以开辟航线进行运输★,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凡要求在短时间内与边远闭塞地区建立交通联系的,都可以考虑航空运输。如灾区的物资供应和医疗救助、近海油田的后勤支持★,航空运输均是理想的方式。但要注意★,这时其经济效益和安全往往得不到可靠保证。2.航空运输的特点四、航空运输(3)舒适舒适性源于飞机不能超载运输,按高技术标准设计,且客舱宽敞★、噪声小,有饮食★、视听娱乐设备★。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万米以上的平流层内,它不受低空气流的影响,飞行平稳、舒适。(4)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航空运输中筹办开航所需的建筑物和设备较少,仅是两端的机场兴建和飞机的购置,故投资少,建设快。2.航空运输的特点四、航空运输
我国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德小铁路,于1865年由英国商人杜兰德修建。他在北京宣武门外沿着护城河修建了一条长约0.5千米,有小型蒸汽机车行驶的模型铁路,供人观赏★。但不久,清政府以“见着诧骇,谣诼纷起”为由,勒令把它拆除★。
1977年10月★,格尔木至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管线千米★,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成品油输送管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油管道★。1997年9月★,陕京输气管道工程建成投产★,该管线是中国陆上当时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所经地区地质条件最为复杂、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天然气输送管线.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04年12月30日,该工程投产庆典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该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径9个省份,全长4000千米,是中国当时距离最长、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输气管道★。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举行。5★.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09年,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川气东送开工建设★,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全部达产后预计为中石化增加销售收入200亿元★。2010年9月,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全线年,中国——缅甸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全线.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据2014年9月19日《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已建成“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三纵四横管道走廊及全国骨干管网,油气管道总里程从1958年的0★.02万千米增加到超过10万千米。我国已成为管道运输的大国。5.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印发了《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9万千米★,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里程分别为3.2、3.3★、10.4万千米,储运能力明显增强★。5.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到2025年,逐步形成★“主干互联、区域成网”的全国天然气基础网络★,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千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储运能力大幅提升。全国省区市成品油★、天然气主干管网全部连通,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成品油管道基本接入★,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天然气管道基本接入。油气供需预测和管道发展预期目标如表1.3-8所示。(表1.3-8请见本书P29页)5.管道运输二、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交通运输业的一种定义是使用运输工具完成货物或者旅客的空间位置转移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五种运输方式★,且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各有优劣,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因此在交通运输业实现一体化衔接★,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从广义上说就是充分利用五种运输方式各自的优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为旅客或者货物提供完整的位移服务★。二、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在我国并不是近几年新兴的词汇,而是经历了多阶段发展的国家目标。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前身是综合交通体系。我国的综合交通体系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当前社会经济需求相适应的客货运和能源的综合交通通道★、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全国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二、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发展阶段1981—1990年是我国综合交通体系的形成与起步阶段。1991—2000年是成长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特点是在空间布局上助力东南沿海与长江流域优先发展、推进陇海、兰新线建设以促进中西部经济交流以及强化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全国性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但网络与网络之间没有构成综合的★、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二、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发展阶段2001—2010年是我国综合交通体系腾飞期★,这一时期以全面提升综合交通体系有效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宗旨★,重点解决国家骨干通道、区域间通道和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层次矛盾,全面提升交通机动性和可达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业进入了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成网,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二、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由时任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克劳德·威廉·金达(ClaudeWillianKinder)于1881年6月主持动工开建★,并于当年11月建成通车。唐胥铁路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轨距1435毫米★,是中国最早的标准轨铁路。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分为五大类:0201030405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2024人教版高中英语语境记单词【语境记单词】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2册
从上述★“交通”与“运输★”两个概念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用交通量与运输量这两个指标便能很好地进行说明;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它与运输对象、运输量都没有关系,只关注通过的车辆数★,通常用“辆/小时”来衡量★;运输量则不同,它是指一定时期内运送人员或物资的数量,空驶的车辆不产生运输量★,通常用★“吨”来衡量。3.交通与运输之间的关系一、交通运输的含义4.交通运输的含义
人类利用天然水道发展航运已有几千年历史,水路交通运输在目前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历经水及人工动力、风动力★、蒸汽机动力、柴油机动力和核动力几个阶段,可分为内河交通运输和海洋交通运输两大类★。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人类利用天然水道发展航运已有几千年历史,水路交通运输在目前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历经水及人工动力、风动力、蒸汽机动力、柴油机动力和核动力几个阶段,可分为内河交通运输和海洋交通运输两大类★。海洋交通运输内河交通运输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并从事水运★。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帆船运输,春秋吴国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开凿了世界上第一条运河——胥溪,全长约100千米。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挖成长约30千米的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灵渠的斗门(又称陡门——现代船闸的前身)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始于春秋吴国,后经历代(特别是隋、元两代)的大规模开凿★,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8至9世纪★,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可以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开创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12世纪初,我国首先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导航,人类海上运输的大时代线年代,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历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使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进入鼎盛时期★。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内河航运利用自然条件,以比较少的投入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有关航运的基础设施★。经过疏通,被堵塞的航道获得了较大的运输能力,1949年全国航道通航里程为7.36万千米★,到1952年即达到9.5万千米。根据统计资料,1949年水运全年全社会货运量达2543万吨★,占全社会货运量的13.5%,1952年增长到5141万吨,占货运量的比重上升到14.4%★。截至1958年,全社会货运量达22540万吨,占全社会货运量的17%★。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积极开拓远洋航运,使运力由1957年的不足100万吨★,发展到1965年的近200万吨,货运量由1957年的1200余万吨★,上升到1965年的近2000万吨,港口吞吐量由1957年的3700多万吨,上升到1965年的7000多万吨。截至1965年★,已拥有63艘远洋船舶,60万载重吨★,完成货运量246万吨★,并先后开辟了至欧洲、亚洲★、非洲等多条国际航线★.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1975年在交通、水电两部召开的长江水系航运工作会议上研究制定了《关于编制长江水系航运开发利用建设规划的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通过对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的综合开发整顿与建设,把长江水系建成一个联系淮河、沟通钱塘江、连接战略大后方的干支直达水运交通网。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港口特别是沿海港口的急剧需求★。1985年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了《关于中外合资建设港口码头优惠待遇的暂行规定》★,开启了我国利用外资建设港口的序幕,集装箱等专业性泊位建设速度提高,沿海港口能力不足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善。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03—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7%,截至2011年底,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外贸进出口的迅速增长,为港口水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截至2012年底,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达到5623个,比2002年增加415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达到1517个★,比2002年增加970个。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走进建设交通强国新时代,进入“适度超前”进而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进入发展方式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进入由★“国内发展”转向“全球拓展”的新时代。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20年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7万千米,其中等级航道里程达6★.73万千米(其中一级航道1840千米,二级航道4030千米,三级航道8514千米,四级航道11195千米★,五级航道7622千米,六级航道17168千米★,七级航道16901千米),等外航道里程达6.04万千米;各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长江水系64736千米,珠江水系16775千米,黄河水系3533千米★,黑龙江水系8211千米,京杭运河1438千米,闽江水系1973千米,淮河水系17472千米★。图1★.3-6所示为2016—2020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图1.3-6请见本书P25页)3.水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20年年末,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2142个。其中★,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461个★,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6681个★;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其中,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138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54个;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专业化泊位1371个,通用散货泊位592个,通用件杂货泊位415个★。2020年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如表1.3-4所示★。
我国疆域辽阔,国土呈大半圆形,东西跨越5400千米,南北相距5200千米★,陆地内只有贯穿东西的长江★,铁路运输必然成为内陆运输最为重要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就高度重视铁路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铁路初始发展时期★,以线年代之后★,我国铁路进入现代化发展时期★,继续加强了线路建设,并对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复线建设且多次提速★,使得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发展。二、铁路运输高速铁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名片”1★.铁路运输的地位903202004营业里程突破两万千米营业里程突破一万千米营业里程达到3.79万千米,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营业里程突破三万千米二★、铁路运输
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中期。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修筑铁路的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干王★”洪仁玕。1859年刊行的太平天国政治纲领——《资政新篇》,主张“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在修筑铁路方面提出★“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之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照★。”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客运而言的,铁路客运是由多节车厢组合而成的★,可实现在途时间的生活日常化,它通过卧铺、餐车、厕所、流动售货和不断上水等来保障日常生活。铁路上行车平稳、受外界环境干扰小等优势均保障了列车行驶中的舒适性。
(2)运送速度快在运送过程中★,运送速度是对客★、货运输的对象而言的★。由于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直达的特点★,运输对象在运输过程中无需中途换装★、换乘,这样可使旅客或货物在中、短途运输时,在途时间缩短★,从这个角度来说,公路运输的运送速度也相对加快了。目前,我国一般公路运行速度可达50~60千米/小时,高速公路可达80~120千米/小时★。公路运输运送速度快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加速资金的周转,这样不但可提高货币价值,还有利于保证货物质量★,以及提高客货的时间价值。故高档、贵重物品★,鲜货以及需紧急运输的客货,多数都采用公路运输。2.公路运输的特点三★、公路运输
(二统)大理州2025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试卷(含答案)
(8)运输成本不高在铁路运输成本不高的特点中,暗含其成本在几种运输方式之中是处在居中水平的意思。铁路运输成本比公路运输成本低★,就货运成本而言,铁路货运仅为公路汽车货运成本的1/15,但今后这个比例会缩小。铁路运输成本比水路运输成本要高。铁路运输成本介于公路和水路运输之间的深层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铁路运输的单次运量介于汽车与轮船之间,即运输规模是影响运输成本的重要原因★。2★.铁路运输的特点三、公路运输1★.公路运输的地位公路运输是世界各国最普遍采用的运输方式,这与它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特点有关。公路运输是地区运输市场的主力,以汽车运输的方式为主。公路运输市场的开放程度最为彻底,我国已形成以个体运输业者为主的完全竞争市场。随着我国高速和高等级公路网的建设与完善,长途汽车运输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公路运输的对象包括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在多数城乡和部分城市之间,汽车运输是旅客运输的唯一方式★。三、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短途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其运输的经济距离为几百千米。它适合近距离货物运输★,或者是其他运输方式两端运输的环节。公路运输具有高密度★、机动性强的优点,但是单位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公路运输的运费与运量之间呈非线性变化关系,运量小时运费较高★;当运量适当时,由于运输设备充分利用★,运价降低;若运量过大,会造成交通阻塞、运力占用过量,从而促使机会成本显著升高★,运费大幅上升。虽然公路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巨大★,但公路运输企业的投入相对较少,因而公路运输市场是一个低门槛的市场。1★.公路运输的地位三★、公路运输01机动★、灵活、方便02运送速度快03原始投资少,快04公路建设占地多★,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大05运量小★,能耗大,运输成本高06环境污染严重07事故率高2★.公路运输的特点三、公路运输2.公路运输的特点
各种运输方式由于主要技术优点的不同,其有效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必须先了解各种运输方式与运输对象间的有效匹配关系★,即运输方式的有效适用范围,如表1.2-1所示。(表1★.2-1见本书P16页)我国交通运输的概况Thegeneralsituation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inourcountryTHREE3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管道运输始于1958年修建的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到独子山炼油厂的147千米原油管道。1963年★,四川巴县石油沟——重庆的巴渝输气管线千米,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天然气管道,也是第一条穿越和跨越长江的管道★。1970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八三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安装的第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工程,是中国第一次建设长距离、大口径、输送“三高”(高凝点★、高黏度、高含蜡)原油的管道★,先后建成输油管道8条,总长2471千米。5.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2020年年末全国拥有公路营运汽车1171.5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61.26万辆、1840.89万客位,载货汽车1110.28万辆、15784.17万吨位(普通货车414.14万辆★、4660.76万吨位,专用货车50.67万辆、596.60万吨位,牵引车310.84万辆★,挂车334.63万辆)。图1.3-4为2016—2020年全国载货汽车拥有量★。(图1★.3-4见本书P22页)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20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68.94亿人,旅客周转量4641.01亿人千米★;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42★.64亿吨★,货物周转量60171★.85亿吨千米★。2020年机动车年平均交通量为14395辆/日,年平均行驶量为318301万车千米/日。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20年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2431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1.0%。其中★,高速公路完成13479亿元★,增长17.2%;普通国★、省道完成5298亿元,增长7.6%★;农村公路完成4703亿元,增长0.8%。图1.3-5所示为2016—2020年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创新为引领的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交通运输新业态模式蓬勃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产业与交通融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互联网+”便捷交通。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2016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交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率★,也是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呈井喷式发展★。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新型基础设施蓬勃发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智慧公路试点★、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试点工作有序实施★,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成效显著★。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快★,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基本实现全国联网,截至2019年年底,ETC客户累计近2亿人。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多式联运的优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重视,是效能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七★、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4)能源消耗低铁路运输方式中的能源利用水平比公路运输方式★、航空运输方式高★,比水路运输方式差★。运输方式的能耗有三种损失:坡度损失★、变形损失★、阻力损失。2.铁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
多式联运的优点如下:(1)方便旅客和货主,实行一票到家★,简化旅行和托运手续★。(2)减少旅客中转业务手续和货物运输中转搬运环节,缩短旅客或货物流转时间和全程运费支出★,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而且效率高★,加快运达速度。(3)提高不同运输方式的协作配合★,计划性强,使客源、货源相对稳定,提高参加联运企业运输工具的利用效率★,资源利用率高★。(4)多式联运把一些地区的运输手段结合为新的综合运输能力,扩大了运输组织面★,从而为选择经济运输线路提供了新的条件,促进了合理运输。六、多式联运
虽然水路运输具有大运量、低运费的优点,但是其运输时间较长,货损、货差率较高★。货物采取水运★,运费支出较低★,但仓储费用★、时间成本较高★,若在水运中涉及多次的转运换装,则会大幅度增加运输成本★。1★.水路运输的地位一、水路运输据统计★,2000年长江航运的内燃机拖轮能耗为4.45千克/千吨·千米,铁路运输的内燃机能耗为7★.47千克/千吨·千米,水运单位能耗只为铁路运输的59.6%能耗小,成本低水路运输的劳动生产率之所以高,主要原因是运量大★,其规模效应促进了操作的机械化,因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率高海运船舶的载重吨位从几千吨至几十万吨,世界海运业的油船最大载重量达到56★.3万吨,2011年最大的矿石船载重达到40万吨运量大水运航道多为天然形成,基本建设投资很少,海运航线则几乎不需要投资投资少,占地少气候的影响常常导致轮船难以连续装卸运输,海运遭受自然风险的影响更大。航速低★,机动性差,易受气候影响2.水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1★.铁路运输的地位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见图1.3-1★,本书P17页)★,由北京西直门至张家口★,一路崇山峻岭★,尽为险坡,修建难度可想而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全路修建事宜,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铁路★,通过延长距离顺利解决了坡度大、修路难的问题,他还首次使用炸药开采隧道,开创了至今仍在沿用的竖井施工法。1909年9月,京张铁路全线完工★。当今,历经百余年的碎石轨枕、钢筋铁轨述说着中国早期铁路建设之掠影;时隔110年,京张高铁在2019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新老京张铁路历史交汇,见证着大国速度的崛起。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铁路运输逐渐发展★。1949年底★,经过大力抢修,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计2.18万千米★。1978年底★,铁路运输线万千米,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2.37倍★,运营网络有了很大的改善,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在铁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方面★,1978年底★,全国铁路客运量达到81491万人次,是1949年客运量的7.9倍。截至1978年年底,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20倍和29倍。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营业里程、电气化改造和复线改造方面均取得了显著发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17万千米★,增加为2012年的9.76万千米★,增长了88.78%★;全国铁路路网密度由1978年的53.11千米/万平方千米增加为2012年的100.256千米/万平方千米。铁路旅客运输成绩斐然,1978—2003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在8~12亿人次范围内波动;1.铁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铁路运输之所以比公路运输节约土地★,是因为其运输系统的集中化、标准化程度大大高于公路运输系统。2.铁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
集装箱装卸船舶的高效率,使得船舶的周转速度大大提高,船舶停港时间大为缩短和可受控制★,能够实现船舶定线、定港、定时的标准班轮运输★;高速的转换运输作业以及标准化箱型的实行★,使集装箱特别适合于多式联运的开展,可实现门到门(DoortoDoor)的运输★;集装箱本身的强度具有保护货物的能力,大幅度降低了货物的运输包装成本,提高了运输质量★,且有利于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目前大多数适箱的货物都已采用集装箱运输★,特别是高价值的工农业产品、日用生活用品、食品、化工添加原料及产品、危险品均采用集装箱运输。一、水路运输
随着“互联网+”交通技术应用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展,互联网在民用航空领域得到逐步应用★。截至2020年年底★,233个机场和主要航空公司可实现★“无纸化”出行;39家千万级机场国内旅客平均自助值机比例达72.2%;在8家航空公司★、29家机场开展跨航司行李直挂试点;20家航空公司的654架飞机能够为旅客提供客舱网络服务,其中的11家航空公司的213架飞机同时具备了空中接入互联网能力★;航空货运电子运单使用量达到182.16万票;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开通,国内航空公司投诉响应率达100%。4★.航空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我国是最早使用管道运输的国家,公元前200年,人们就将打通的竹子连接后长距离送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经历了:初始发展(1958—1969年)快速发展(1970—1987年)稳步发展(1988—1995年)加快发展(1996年至今)12345.管道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4)公路建设占地多,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大美国公路网占其国土面积的3%;汽车的停放亦需占用土地,仅停放1亿辆汽车就需几百万亩的土地★。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客货运输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增强★。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公路客运量为1809万人,旅客周转量为7.96亿人千米,货运周转量为8.14亿吨千米★,到1976年公路运输量有了较快发展,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81倍和64倍,货物周转量为274.1亿吨千米,比1949年增长了32倍★。2.公路运输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公路运输会产生四种污染。一是气体污染,主要有铅、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CH)★、二氧化硫(SO2)和氮的氧化物(NO)。二是固体污染,主要来自废弃的汽车和轮胎等。三是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汽车运动时的噪声,噪声如果大于70分贝,就会损害人体健康。四是电磁波污染★,干扰源来自发动机火花塞。这些污染源的积累都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2★.公路运输的特点四、航空运输1.航空运输的地位世界航空运输史不足百年,但其发展速度惊人,现在每天都有几千架飞机在空中穿梭,航空运输无与伦比的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各国的欢迎★。航空运输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并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的机场网点。采购的大量先进机型,使得我国民航机型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航空航线已将全国各大城市连成网络★。航空运输已成为国内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航空货物运输也在不断增加★。四、航空运输航空航线已将全国各大城市连成网络。航空运输已成为国内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航空货物运输也在不断增加★。航空运输为商品贸易提供了特快速度、送及内陆的直达运输★。由于航空运输的小批量、高成本,使得运输费用极高,因此航空运输适合于高价值、时间性极强的少量商品的运输★,如贵重物品、活鲜易腐物品、邮件★、样品等运输价格弹性极小的商品的运输。1.航空运输的地位四★、航空运输2★.航空运输的特点航空运输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五点★:
(7)环境污染小,噪声低电气化铁路运输过程中几乎无废气排出。焊接长钢轨无缝线分贝,而且在人口稠密区还可以采用隔音墙的方法使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列车噪声对城市的影响也大大低于喷气式客机的影响★。2★.铁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
2.运输一、交通运输的含义运输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具有特定的含义★。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几乎无所不在,但运输只指具备相关要素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构成运输的四要素如下:2.运输交通网络设施01运载工具02运输组织管理技术03运输对象(人或物)04一、交通运输的含义3★.交通与运输之间的关系从上述★“交通”与★“运输★”两个概念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交通强调的是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基础设施)上的流动情况,而与交通工具上所载运人员与物资的有无和多少关系不大;运输强调的是运载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的多少、位移的距离★,而并不特别关心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同一过程指的是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是指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而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对象的位移情况(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将其输送了多远的距离)。一、交通运输的含义3★.交通与运输之间的关系
多式联运的优点如下★:我国地域辽阔,水、陆、空交通交错★,运输方式多种多样★,旅客或货物往往需要几次中转才能完成全程运输★,因此实行多式联运是十分必要的★。在国际多式联运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极其重视组织多种运输方式的联运,在公路、铁路联运中已广泛采用驮背运输,即把汽车拖挂的挂车或带底盘车的集装箱★,直接装上铁路车辆,运至中转地点后★,再用汽车拉走★,这样可节省装卸和包装费用且减少货损,有利于开展★“门到门”运输★。许多国家的运输业为了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货主需要★,较普遍地成立了专业性货运公司★,负责办理承、托和组织货源工作,既为货主提供服务★,又为运输企业提供货源。
2.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运输生产过程不像工农业生产那样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客★、货)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对旅客来说,其产品直接被人们所消费★,表现为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对货物运输来说★,它把价值追加到被运输的货物身上,运输成本是构成商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3★.运输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在运输生产过程中★,运输工具和运输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因此,运输产品既不能储备,也不能调拨★,只有在运输能力上留有后备★,才能满足运输量的波动和特殊的运输需要。
公路建设不像铁路那样需要铺轨★、安装复杂的信号通信系统等,所以一般等级公路建设的原始投资少★。特别是运输车辆的投资较少,快★,且投资回收期短,利润率较高★。据统计★,在正常经营条件下★,汽车运输投资每年可周转2~3次,而铁路运输则需3~4年才周转一次。此外,汽车驾驶技术容易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火车、轮船的驾驶人员则需数年才能培养成才★。2.公路运输的特点三、公路运输
交通运输是一项古老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伴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纵观交通运输的发展史,从世界范围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侧重点和起主导作用的角度考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水路运输阶段★,铁路运输阶段★,公路★、管道、航空运输阶段和综合运输阶段。水路运输阶段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01铁路运输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02综合运输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04公路、管道、航空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03三、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般情况下一次可牵引50辆货车,运输货物3000余吨★,最大可达6000~10000吨,国外长大列车甚至可达2万吨★。单线)速度快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随着对交通与运输及两者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化,人们看到了交通与运输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认识到其中任一概念都不能包括交通与运输的全部内容★,而交通运输同时表明了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目前通常采用交通运输这一复合型概念★。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
(6)安全舒适★,适宜长距离运输铁路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少。铁路的高安全性来自列车运动横向的不可移动性,火车运动受轨道的“束缚”★,只能在狭窄的空间内来回高速运输★。故铁路运输是一种最易用的硬(结构设计)★、软(制度、管理)件配合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的运输方式。由于铁路运输具有系统性强、列车日常生活化程度高、统一结算★、能耗低★、运输成本不高等优势,故适于长途运输。2★.铁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
据德国的调查,各种运输方式共占用的土地约占其国土面积的4★.8%,其中铁路占地约0★.4%★。在同等运能条件下★,铁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用地比为1∶2.5~1∶3。
我国铁路货运主要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北粮南调、南矿北运、西棉东送以及南方、东部工业品的向北、向西运输为主★。近年来五定班列和集装箱专用车厢★、双层集装箱车厢的投入使用,使得集装箱多式联运得以快速发展★。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铁路运输仍然是我国旅客运输的最主要方式。1★.铁路运输的地位二、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我国旅客运输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其运输主体是国有的铁路运输企业(铁路集团)和少量的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由政府专营并采取政府统一定价和计划运输的组织方式,由各地车站代表铁路参与市场交易。铁路运输是国家调控运输市场的杠杆,是政府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调节全国物资市场的工具之一★。1.铁路运输的地位二、铁路运输2★.铁路运输的特点铁路运输在世界运输业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各国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铁路运输具有受气候影响较小,运输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的优点★。铁路运输费用较低,且单位距离的运费随着距离的增长呈递减趋势。但是铁路线路固定★,货物通过两端周转后再利用铁路运输会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因此★,铁路运输更适合于铁路沿线附近无需转运的货物运输★。铁路运输的特点如下★:占地比公路少安全舒适,适宜长距离运输环境污染小,噪声低运输成本不高货运量大速度快运行的连续性高能源消耗低二、铁路运输
1876年,我国大地上出现了第一条真正进入运营阶段的铁路——吴淞铁路。这条铁路自上海站起到吴淞结束,全长14.53千米,由英国怡和洋行采用欺骗手段修建。一年后吴淞铁路被清政府正式回购并拆除★。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